天舟二号为何离轨再入?专家:减少空间碎片数量
   
编辑:admin分类:音乐资讯时间:2022年4月01日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天舟二号货运飞船31日顺利完成受控再入大气层任务,飞船绝大部分器件被烧蚀销毁,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为何要实施离轨?对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总体主任设计师杨胜表示,按照国际惯例对完成任务后的在轨航天器实施离轨操作,这是中国航天履行大国责任的必然选择。

杨胜介绍,一般而言,10厘米以上的空间碎片,对在轨航天器来说,一旦撞上就是灭顶之灾。这些空间碎片,经常让飞驰的航天器不得不采取变轨措施进行避撞,来确保自身安全,有时会严重影响在轨飞行任务甚至导致任务失败。空间碎片治理是全球面临的难题,在400千米高度的近地轨道上,空间碎片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逐渐离轨消失。此次天舟二号任务期满后按照国际惯例实施离轨操作,既可以减少空间碎片的数量,避免对在轨航天器和地面产生危害,又可以为全球空间碎片环境治理发挥重要作用,避免占用轨道资源,是中国航天履行大国责任和担当,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选择。

天舟二号是如何受控离轨的?杨胜介绍,低轨道上的卫星或其他航天器寿命末期在大气阻力或控制系统作用下,轨道逐渐降低,当降低到100至120千米左右高度时,在气动力作用下,轨道高度迅速降低,气动作用加剧,此时可以认为航天器再入大气层。低轨航天器再入大气层时,会以每秒8千米的速度快速飞行,此时在气动热和气动力的双重作用下,航天器逐步解体、二次解体和烧蚀。“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美国的空间实验室、欧洲的ATV等,均在任务末期通过受控再入的方式成功脱离轨道并陨落于安全区域。安全区域一般选择在南太平洋无人区域,那里少有飞机和轮船经过,是国际上通用的低轨航天器再入‘坟墓’。”

据介绍,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受控再入过程采用分次控制的方式精确控制陨落。第一次是从400千米高度的圆轨道变至200千米的近地点椭圆轨道,第二次是将它的近地点变至大气层高度90千米以下,使其能够进入大气层烧毁,没有烧毁的进入预定落区,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此前,我国也在2017年和2019年相继实施了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的受控再入任务,为了降低地面风险均采取了轨道、姿态机动以控制再入落点。

(责编:赵竹青、高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第六届敦煌新年音乐会:文化瑰宝在新年钟声中绽放
  •  第六届敦煌新年音乐会:文化瑰
     
  • 以福“音”迎新年:QQ音乐携手灵隐文创馆打造灵隐祈福音乐快闪
  •  以福“音”迎新年:QQ音乐携手灵
     
  • 谢少携《Crucifixus》新歌震撼来袭 千字说唱开启新篇章
  •  谢少携《Crucifixus》新歌震撼
     
  • 2024年度电视剧精品创作编剧高级研修班结业仪式在湖州德清举办
  •  2024年度电视剧精品创作编剧高
     
  • 青春旋律激荡未来梦想 2024年北京大学生音乐节圆满落幕
  •  青春旋律激荡未来梦想 2024年北
     
  • 廖昌永⼤洋洲巡演收官!中国艺术歌曲海外传播版图扩容
  •  廖昌永⼤洋洲巡演收官!中国艺
Copyright © 中华音乐网 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zhyyw@zhyyw.net.cn 投稿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