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
以创新方式弘扬留学报国精神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前苏联国家分会(以下简称“留苏分会”)成立于1989年5月14日,具有三十余年历史和光荣的传统,目前有会员611名。分会拥有多名两院院士、各行各业的专家、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荣获国家和地方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派遣留学生赴前苏联学习100周年。为回顾不同历史时期留苏学子“为党留学”“为国留学”“为梦留学”的历史进程,集中展现留苏学子在立党、兴党、到强党的百年征程中所做出的突出历史贡献,在上海市委统战部指导下,留苏分会承办“恰同学少年——留苏档案见证百年复兴路”主题展。展览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中共党史,以创新的方式弘扬留学报国精神,取得良好成效,引起热烈反响。主题展结束后,又制作两套展板进校园巡回展出,50余块展板为高校师生送去鲜活的党史学习“教材”。
2021年6月25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和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之际,留苏分会举办民间外交座谈会,邀请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先生、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驻华使团代表等参加活动。活动中,诺罗夫先生留下了整整两页的感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留苏学生,是新中国派出的第一批“民间使者”。多年过后,这份深厚的友谊依然埋在彼此的心里。在中俄文化交流领域,留苏分会始终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为推动上海与俄罗斯等国家的广泛交流做出了积极努力。
留苏分会的群体虽然平均年龄较大,但他们一点也不“落伍”。2019年4月,“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公众号上线以来,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如《双语诵读,这朵小花美得不可方物》《用最美声音致敬“俄罗斯诗歌太阳”》等等,抗疫期间推送的《同心抗疫俄罗斯歌曲<多想活着>,唱哭你了吗?》阅读量破万。开展“白桦林畔的青春”主题征文,用留学前辈的经验分享和生动故事,引领新时代留苏学子学成报国、爱国奉献。
新一代运载火箭控制计算研发团队:
“小朋友”挑大梁 研发国之重器
控制系统是火箭的“大脑”,民盟盟员施华君带领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新一代运载火箭控制计算研发团队”,承担的就是长征五号和长征六号两个重大航天型号的相关任务。在他们的努力下,很快两型火箭就会用上百分百“中国芯”的控制计算装备执行发射任务。
这个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0岁,学科背景多样,党外知识分子占了一多半。2007年,带头研发长征五号相关产品时,项目组长施华君才27岁,刚刚加入民盟。两年后,他带领的这个年轻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控制计算研发团队”又承担了长征六号相关产品研制任务。这两型运载火箭都是我国重大的航天型号工程,真正的国之重器。
前辈把他们叫作“搞新型号的小朋友”,这群“小朋友”学科背景丰富,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自动化等,政治面貌也多样,既有中共党员,也有民主党派成员,还有党外知识分子。
“在同一时期,同时承担两个重大航天型号的任务,还有在一个运载型号上同时承担6种关键单机的研制,这在部门历史上都从来没有过。”这份信任让施华君深受感动:“那时初生牛犊,不怕挑战,也没有过多的压力,满脑子考虑的都是怎么实现技术突破、怎么达到指标要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面对新的“卡脖子”技术领域,“搞新型号的小朋友”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各型运载火箭控制类计算产品的设计,结合当前电子技术的发展,大胆创新,制定了先进的设计方案。
长五和长六团队的负责人闫朝文和陆国强,在工作中还发明了一种航天电子产品内部总线的定义方法,针对航天电子产品具有较强通用性和兼容性,有利于提高模块互联信号的质量和工作可靠性。
事实证明,他们的方案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满足了型号的需求,部分产品还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在设计之初,团队就考虑了产品的全面国产化问题,充分研究了国产芯片的替代方案,并制定了实施路线图,目前,长征五号和长征六号研发的箭载配套装备已经实现了100%国产化。
上海交大党委统战部:
做好高校统战工作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组织党外人士围绕中心工作踊跃建言,两年内报送信息150余条;邀请相关部门开展“侨务工作上门服务”活动,两年来为100多位教师受理了归侨证办理手续……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统战部扎实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缩影。
近年来,交通大学党委统战部从信息工作入手,充分调动统一战线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本市中心工作、热点问题献计出力。很多“金点子”都被党委、政府采纳,被直接吸收到相关政府报告和工作中,在服务大局中彰显了交通大学统一战线成员作为。“以往,我们会担心报送的统战信息数量不足。如今,我们会‘发愁’统战信息数量较多难以取舍。”交通大学党委统战部党派办公室主任刘自勋说。
交通大学党委统战部持续推动联情联谊平台建设。为方便归侨教师办理归侨证,交通大学党委统战部主动联系并协调市委统战部侨务部门和市华侨事务中心,邀请对方来到学校,为归侨教师办理归侨证手续。在侨务工作方面,交通大学党委统战部凝聚海内外交大校友资源,创建了“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校友会”三级联动的交大模式,举办“走进闵行零号湾,共筑学子创业梦”——交大校友创新创业分享会等活动。
2021年9月,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党课”,在交通大学徐汇校区钱学森图书馆拉开帷幕,一系列音乐曲目串联起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筚路蓝缕的奋斗史。这场“音乐党课”是交通大学党委统战部开展“学党史、跟党走”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之一。交通大学党委统战部还创建了同心沙龙、同心运动会、同心知识竞赛等“同心”系列品牌,以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为主体,举办论坛、讲座、沙龙、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
“我们每年举办30多次‘同心’系列活动,通过将思想引领融于活动之中,进一步增强了统一战线成员的凝聚力。”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卫刚说。
白洋:民族团结“石榴籽” 同心筑梦一家亲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宝山区少数民族联合会会长、区人大常务委员会侨民宗工委主任白洋团结带领宝山区少数民族联合会集体成员,开展志愿服务、文化发展等活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和区域稳定贡献了一份力量。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及宝山区“‘撤二建一’30周年”,白洋第一时间召集了宝山区少数民族联合会成员和少数民族同胞们,以“各族同胞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认真筹划了一系列文艺汇演活动,诠释了民族同胞对党和国家、对家乡宝山的热爱,宝山各民族就如石榴籽一样紧紧环抱,团结奋斗。
“民族工作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我深感党的领导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白洋创造性地运用了“细流滴灌式”的方式持续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先后举办民族工作学习班100余场,将民族团结的基础思想深入民心,引导少数民族同胞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民族工作,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
白洋认为,通过各民族文化交流可以更好推进各民族交往交融。她在大华二小融合非遗传承创设了“民族文化长廊”,将民族优秀文化带入学校、带进课堂,让学生在浸润式的环境里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
她坚持以一颗真心真情来对待少数民族同胞,尽己所能去提升区内各族同胞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结对共建、扶贫帮困项目中,她资助了2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杂费,帮助他们适应上海、融入社会。
在探索新时代基层民族工作新思路、新途径过程中,白洋带领民族联成员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调研,结合区情和街镇实际情况,发掘了一批社区里的“能人”“名人”和“热心人”,打造出融合民族特色和街镇特点的品牌项目。
在她的积极推动下,张庙街道民族联分会成立了“百人百事帮”志愿者服务队,以“牵手”“烛光”“知心”三个小组,为社区少数民族提供助医、助老、助业等多种服务;还有庙行镇志愿者服务分队为民族同胞牵线搭桥做红娘的“鹊桥会”等等。
谢国群:三次选择 不忘初心
“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我深知自己肩上担负重要使命,要践行悬壶济世之理想、立德树人之责任、履职尽责之使命,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事业,团结所有能够团结的力量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副院长谢国群说。
出生在台湾省彰化市的谢国群,1990年7月作为台湾省青少年乒乓球队的一员到上海交流比赛,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自此与上海结缘。
第二年,父亲领着谢国群再次来到了上海,在这里学习、生活。站在黄浦江畔,父亲对他说,如果你能从小到这里接受教育并广交朋友,对你的人生会有非常大的帮助。于是,当得知有机会取得大陆身份证时,他毫不犹豫做了决定——落户上海。“现在回想起来,我很庆幸自己把握了机会,做出了我人生中第一次选择。”
因为一直心怀济世行医的梦想,1998年谢国群进入上海中医药大学求学,并最终留在了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成为了上海第一位留在三甲医院工作的台生。“这是我的第二次选择。”
2020年,谢国群参加了第十二批上海党外代表人士宝山挂职锻炼,积极推动宝山区成为全市首个冬病夏治全覆盖的区域,成功创建宝山第一家市级名老中医工作室。2021年8月,他又被提任为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副院长,成为了一名党外中层干部。
2008年8月,谢国群在大学统战部的推荐下加入台盟。“这是我的第三次选择,至此走上了参政议政的道路。”
2018年谢国群担任了上海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在每年“两会”期间积极递交提案,获得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及采纳。
谢国群曾多次组织协办在沪台籍青年医师沙龙活动、联系彰化县青少年乒乓球代表队、青少年篮球队来沪交流等活动。谢国群表示,两岸文化同宗同源,未来他将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契机,积极搭建两岸交流前沿阵地,助力新时代两岸交流合作。
本版图文均由上海市委统战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