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局面。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我国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毫不动摇,把保障民生所需放在至关重要位置,牢牢守住生活生产物资供应和医疗保障的底线。
|
首先,要保证物流通畅。各地要全力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为“民生托底、货运畅通、产业循环”提供坚实保障;要按照党中央部署,加快推广使用统一互认的通行证,做到全国互认;及时协调解决货车通行问题,保障货车司机基本生活。
其次,要保障物资供应。疫情防控形势越紧张,越要保障好蔬菜食品、就医配药等基本民生需求。一是鼓励相关企业释放产能,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复工复产率,保证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二是各地各社区、各街镇要想方设法解决配药用药问题,如适当增加单次配药用量,方便群众。三是建立应急救助电话和“绿色通道”,加强统一调动、管理。
再者,要发动社会力量。在当下各地基层干部、一线人员已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发动全社会力量,多途径、多方式地配送生活物资,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到达率。配送环节要压实各平台主体责任,对快递员、外卖员实行严格的每日核酸检测;收货环节要积极组织、安排志愿者力量,打通“最后100米”的堵点。
最后,要支持民间互助。一是要发动群众,摸清需要重点保护的特殊群体的具体情况。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残障人士,不光需要基本生活物资,也需要邻里的关爱和帮助。二是要鼓励居民与居委会保持密切联系,从正规渠道团购物资,在日常生活中互帮互助,配合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总之,多些暖心举措实招,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才能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双胜利。(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李勤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