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宁波3月24日电(记者顾小立)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2家,数量位居全国非直辖市城市第一;累计拥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63个,数量位居全国各城市第一;据不完全统计,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的企业,累计110家……
这是东海之滨老牌制造之城――浙江宁波的“底气”。
能让110个“全球第一”汇聚一地,“秘诀”何在?
“专注”成就“小巨人”
阳春三月,记者走进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车间,一派忙碌的景象呈现眼前:机器高速运转,机床设备轰鸣,工人紧张有序……
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来,臻至公司凭借在压铸模具领域的硬核技术,发展态势一路上扬。2021年,公司完成销售订单2.3亿元,同比增长39%。
“我从当学徒工开始,一直在模具行业工作。这么多年下来,我没怎么想过干别的,每天只想一件事情:怎样才能把模具做到最好。”公司总经理张群峰说,如果要问企业发展有什么秘诀,答案只有两个字:专注。
始于专注,成于专注。数据显示,宁波18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全部超过70%,部分超过90%。
“这182家企业千差万别、各具特色,但公认的特点是:不搞大水漫灌,也不‘见风使舵’,心无旁骛搞研发,踏踏实实搞制造。”宁波市经信局副局长谷霞说。
“链”“块”实现都“变好”
宁波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认为,既要把自己“做好”,还要让大家一起“变好”,格外重要。他介绍,通过建设“文器云”文具行业数字化平台,贝发集团加强了产业链上下游500多家伙伴企业的整合拓展,技术输出中小企业成为常态。
“链”上有协同,“块”上显集聚。越来越多主动出击的宁波企业,不出远门即可获得配套供应,在强强联合的优质协作中实现加速发展。在宁波市北仑区,由5家单项冠军企业、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成的汽配产业集群,目前已全面涵盖电机、车体、传动轴、内饰等各项部件,发展势头蒸蒸日上。
“我们的目标很清晰,那就是要打造行业内的顶尖区位集聚。”宁波市北仑区经信局局长陈佩青说。
“作为”催生“长起来”
企业的可为,离不开政府的作为――
全面梯度培育,让企业能一批接一批“长起来”。记者了解,宁波市政府相关部门每年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重点产业领域着力挖掘一批好苗子,滚动纳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每年,对入选满3年的培育库企业严格复核,对培育期内未达目标或不具备培育条件的企业予以清退。
周到贴心服务,让企业“长起来”后“走得快”。宁波一位民营企业董事长回忆,企业一项拳头产品刚研发完成时,曾面临应用难和落地难问题。宁波市委一位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决定帮助企业牵线搭桥,亲自陪他一起“站在门口等客户”,非常令人感动。
充分要素保障,让企业“走得快”后“不怕摔”。为化解企业金融风险,宁波设立总额1亿元的人才企业信贷风险池,为符合规定的企业主动化解损失,让企业和金融机构双方吃下定心丸;为化解企业法律风险,宁波推出了商业秘密保护与维护等法律服务产品,并承诺部分相关收费按标准的50%计算。
“有事共患难,没事不争利。有事解决问题,没事不放空炮。有事上门服务,没事不来打扰。”一些宁波企业,这样概括当地政商关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